標籤: 眼科疾病
老年黄斑病變
何謂老年黄斑病變?
老年黃斑點病變常見於五十歲以上的人士,患者女性多於男性,因年紀增長所引起的眼病,全港現時約有十六萬人患老年黃斑病變,全港每年大約有三千宗新症,在2001年老年黄斑病變是本港致盲第三位眼疾。
黃斑點和視網膜之關係?
視網膜的中央位置稱為黃斑點,當中佈滿視覺感光細胞,是眼睛視力最敏銳的部份,負責中心視力及分辨顏色。若黃斑點退化,中央視力會變得模糊及看東西會變形、變大或變細,但不影響周邊視力,甚至影響分辨顏色的能力,嚴重可以致盲。
黃斑點病變可分為「乾性」和「濕性」兩類。「乾性」比較常見,有85% 的患者都屬此類,患者黃斑點上的感光細胞會慢慢退化,暫無有效的治療。
軟疣、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 (RPE) 色素改變 RPE 地圖狀萎縮 (乾性)
濕性黃斑病變
另一種是「濕性」黃斑點病變,只佔約10%,成因是黃斑點出現不正常的血管膜增生,引致滲漏、積水、出血或結疤,影響視力,甚至導致失明。因黃斑病變而導致視力嚴重喪失的個案中,約 90%屬濕性黃斑病變。近年醫學界已有藥物可以有效治療濕性黃斑 病變,而技術亦漸趨成熟。
高危一族
年齡>50,遺傳,吸煙,強光,膽固醇過高,肥胖,高BMI,飲食不均勻,飲食中吸收抗氧化物不足,都是常見引致黃斑病變的因素。
黃斑病變病徵
- 焦點視力下降
- 難以辨別顏色
- 視物出現變形
- 直綫扭曲
- 視野中央會發暗或出現黑洞
- 病徵可慢慢產生或突然出現
檢查黃斑點疾病的方法
- 視力測試
眼底驗查
- 眼底螢光血管造影
眼底螢光血管造影是將螢光劑由手的靜脈導管注射到體內,螢光劑會經過靜脈血管到心臟,再由心臟經動脈循環到全身。當螢光劑由血流帶到眼內,螢光劑的流向變化可用一種專業的相機拍攝。若是視網膜的血管出現病變時,螢光劑會滲漏到視網膜,從照片上可以清楚看出檢查結果。當血管出血時,螢光劑會流出血管;有不正常血管出現時,螢光劑則會有不正常的聚積及顯影等,從而評估視網膜的病變。
眼底螢光血管造影 FA
靛青綠血管造影 ICG
- 視網膜光學相干性掃描
光學相干斷層掃描(OCT)是一種非入侵性、非接觸性的掃描檢查。光相干性斷層造影是利用極低能量的近紅外線激光,根據電腦程序投射在視網膜的指定範圍,進行掃描。感應器收集由視網膜反射的光線,然後採用電腦程式分析其反射的光線之光學特質。此特質將因應視網膜的結構層和視神經的厚薄而有所改變,從而能分析出視網膜及視神經的分層性結構。透過OCT,醫生能夠清晰地看到視網膜每一層極度微細的組織,並測量每一層的厚度。
正常的黃斑點
黃斑點水腫
黃斑點病變
阿姆斯勒方格表檢查
阿姆斯勒方格表檢查,是一種自我檢查的方法,你須將一邊眼掩蓋,並注視方格中央的白點。 若方格的直線變得彎曲, 或其中一些直線消失不見,便可能是黃斑病變的病徵。
治療方式
- 激光光照凝結術
- 眼球(玻璃體)注射藥物
現時採用一種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抑制劑治療濕性病變,這藥專為眼內注射而製,能壓抑血管增生、滲漏及積水以控制病情。但治療須在視網膜結疤前進行。
以下是三種常用的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抑制劑:
:
癌思婷Bevacizumab (Avastin) 采視明Aflibercept(Eylea) 樂舒晴Ranibizumab (Lucentis)
